星夜兼程 守護生命
星夜兼程 守護生命
——延安市救援力量參與積石山6.2級地震救援紀實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天寒地凍,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大地出現裂痕,家園變了模樣,群眾流離失所。
災情就是號令,時間就是生命。在革命老區延安,一場緊急馳援行動正在展開,延安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志丹、子長、黃龍、延川、寶塔雷霆救援隊等60余名救援人員聞令而動,日夜兼程,馳援災區。
●延安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成員搬運救災物資
爭分奪秒救援,救群眾于危難
積石山縣大河家鎮位于此次地震震中,一夜之間,房屋垮塌損毀,路邊散落的磚石、被砸壞的汽車令人觸目驚心。
剛到達災區不久,志丹雷霆救援隊隊員就接到陳家村村民求助,有家人處于失聯狀態,疑似被困。根據求助信息,救援人員爭分奪秒在坍塌的房屋里搜尋老人。
突然,一陣微弱的呼救聲,引起了救援人員的注意。循著呼救聲音的方向,救援人員很快找到了被困的老人。“大家趕緊上手幫忙!”隊長謝林一聲招呼,隊員們迅速行動,將這位雙目失明的被困老人轉移到了安全區域。
看著年邁的父親平安無恙,馬大爺的女兒緊緊握住救援人員的手,淚水已經濕了眼眶。“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我父親雙目失明已經3年,地震以后我們找了他很久,要是沒有你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她激動地說道。
老人雖然得救了,但房屋已坍塌,這么冷的天一家人住哪?考慮到實際問題,隊員們顧不得休息,又快速為馬大爺及其家人搭建起帳篷,供一家人臨時居住。
不僅在陳家村,在大河家鎮大河村、梅坡村、四堡子村、周家村等救災現場,隨處可見延安救援隊伍忙碌的身影,現場搜救、卸車搬運、分發物資、搭建帳篷、組裝廁所……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危,他們一刻也不曾停歇。
晝夜不歇安置,讓受災群眾溫暖過渡
海拔1000多米的災區,寒風刺骨,呵氣成冰。由于房屋倒塌損毀情況嚴重,前期部分群眾只能靠在路邊烤火取暖,帳篷等重要御寒物資相對短缺。如何讓受災群眾熬過漫長而寒冷的夜晚,成了當時救援的重點。
延安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隊長董志軍告訴記者,2023年12月21日到達周家村、四堡子村以后,得知兩個村子有7000余人,98%以上的房屋受損嚴重,已經無法入住。“這里地處高海拔區域,又正值冬季,天氣嚴寒,急切需要搭建臨時帳篷來御寒。”董志軍說。
但一開始由于救災物資在陸續發放,帳篷數量不足,一個小小的帳篷里常常住著十幾個人,非常擁擠。“為了讓受災群眾早點住進暖和的帳篷,物資什么時候到,我們就什么時候行動,經常要冒著嚴寒連夜搭建帳篷。”雖然工作強度大,但是董志軍和隊員們卻干勁十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受災群眾的住宿問題陸續得到解決。
擔心還有受災群眾沒住進帳篷,救助間隙,董志軍和隊友們繼續在村里排查安置情況。在周家村三社排查時,他發現有譚登虎和譚登夫兩戶獨居老人還沒有住進帳篷,董志軍立即協調好帳篷、床、被褥等物資,并召集救援隊員迅速開展安置工作,不到一個小時,兩戶獨居老人搬進了安置帳篷。“感謝你們延安救援隊,多虧了你們,有你們在,我們的心里暖洋洋的。”譚登虎老人激動地說道。
寒冬里,災區群眾有了更溫暖、寬敞的落腳之地,救援隊隊員們又開始入戶走訪排查,了解群眾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需求。在了解到災區女性物資短缺,隊員李小梅自掏腰包購買后及時發放給當地群眾,竭盡所能解決大家的困難。“在救援過程中,我們也將咱們延安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及時發放到群眾的手中,將老區人民的關心送到災區人民的心里。”董志軍說。
寒冬里的一場地震,讓我們感受到天災的無情,但也感受到了眾志成城的決心和感動人心的力量。
看到救援隊員們來不及吃飯,當地群眾執意送來了自家做的燴菜;沿著村莊排查受災情況,總能遇到小朋友敬禮的場景;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當地老人熱心提醒隊員們做好防寒謹防感冒……那些在救援過程中發生的一幕幕,是來自災區人民最真切的心意,也定會久久地溫暖著延安救援人員的心窩。(記者 賀秋平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