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綠”而行 “風光”無限——延安市加快新能源產業布局積蓄綠色發展勢能
延安市寶塔區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松林光伏電站
金秋時節,黃土高原正迎來一年中最美麗的收獲季節。在寶塔區臨鎮鎮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現場,安裝光伏板、調試設備、現場巡檢……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自去年9月份開工以來,經過緊張有序地建設,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首批并網,預計將于10月底實現全容量并網。
農業優先保障,光伏反哺農業。寶塔區臨鎮鎮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由中國能建旗下的中電工程開發建設。該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位于臨鎮鎮田家村、官莊村以及吳太塬村,利用荒地及殘敗果園地進行農光互補光伏項目建設。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0MW,新建110kV升壓站一座。目前工程總進度約70%,累計投資約3.5億元,計劃年內完成所有投資。
“項目的經濟效益非常顯著,項目投產后,每年可以向電網輸送1.6億度清潔電力,年營收5672萬元,向寶塔區貢獻利稅720萬元。此外,通過農光互補,還可以帶動約500戶村民增收致富。”延安中顧綠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譯說,農光互補模式通過一二產業的高質量融合,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村民可以通過三方面實現增收,包括土地租金、日常務工以及在運營期間繼續種植莊稼的收入。”張譯說。
在南泥灣鎮松樹林社區鄧屯村,占地440畝的延安市寶塔區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松林光伏電站正在安靜“蓄能”,整齊排列的光伏板在太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松林光伏電站是2017年延安市重點項目,項目投資約1.5億元,于2017年11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6月22日正式并網發電。
該站站長鄧向峰介紹,這是延安市目前唯一一個建在濕地上的光伏項目。“松林光伏電站裝機容量22.42MW,光伏組件共計63180塊,共分10個發電方陣,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煤3606噸,可減少二氧化碳2.73萬噸/年,煙塵122.79噸。”鄧向峰說。
子長市地理位置獨特,風能資源豐富。近年來,華能集團與子長市攜手布局風力發電。在山山峁峁間,一臺臺風力發電機與藍天白云共同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截至2023年8月底,華能陜西子長發電有限公司共完成華能子長李家岔100兆瓦風電工程項目、華能子長東方紅50MW風電工程項目、華能子長東方紅二期50MW風電工程項目、華能子長柏山寺一期50MW風電工程項目、華能子長柏山寺二期50MW風電工程項目、華能子長羊圈山49.8MW分散式風電工程項目、華能子長兔河49.8MW分散式風電工程項目共計七期399.6MW容量建設工作,共建128臺風機,配套建設升壓站2座及相關附屬設施,目前已經全部建成并網運營。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年上網電量達8億千瓦時,年產值達4.8億元,實現稅收5280萬元,項目畝均投資1368萬元,畝均產值213萬元,畝均利稅23.5萬元,新增就業46人。對標同等容量火力發電廠,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9.8萬噸,對于改善子長能源結構,促進新能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延安地形溝壑縱橫,地勢連綿起伏,風電資源優勢明顯。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計建成總裝機333萬千瓦,在建412萬千瓦,未開發規模83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光伏430萬千瓦);預計林草光互補支持政策獲批后,光伏承載規模將增加500萬千瓦以上,屆時延安市未開發新能源規模將達到1300萬千瓦以上。
“在目前建成333萬新能源裝機的基礎上,下一步,我們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加大檢查督促力度,加快目前在建的412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年底前建成并網;進一步加大新能源資源詳查勘查,不斷提升全市新能源裝機的承載能力;積極配合省能源局爭取陜皖通道早日核準,推進配套的1100萬新能源盡早建成并網,助推全市‘雙碳’目標的實現。”延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級調研員屈衛民說。(記者 賀秋平 趙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