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舞獅擺路鼓 鄜州非遺秀風韻
舞龍表演
華燈初上,霓虹閃爍。6月19日晚,富縣鄜州博物館門前鑼鼓喧天、人潮涌動,歡歌笑語連成一片,“富縣2023年非遺展示和展演活動周”正式拉開帷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品嘗到了精彩紛呈的非遺文化盛宴。
伴隨著鏗鏘有力、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兩條錦色長龍在現場翻騰起舞,來自鄜城街道監軍臺社區的市級非遺項目舞龍表演帶動了全場的歡騰;一頭頭栩栩如生的獅子神氣十足地出現在舞臺上,舞獅者動作靈活、惟妙惟肖,茶坊街道田廂村的省級非遺項目舞獅表演引來了陣陣掌聲;合著如雷鼓聲,讓鼓槌于手中揮舞,讓彩綢在周身翻飛,鼓手熱情如火,氣勢雄宏的羊泉鎮肖村市級非遺項目擺路鼓表演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舞蹈、獨唱、原創朗誦、小品、秦腔、眉戶小戲……一個個充滿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輪番上演,引來了廣大群眾的駐足觀看。
“不到六點半我就來了,現場人特別多,節目形式多樣,我們也更多地了解了富縣非遺的悠久歷史。”市民李先生說。
據了解,本次活動以“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為期3天,分非遺展示和非遺展演兩項,包含熏畫、剪紙、刺繡、面花、石雕、根雕、黑陶、泥塑及民間手工藝品、民間絕活、民間技藝等展覽展示,以及龍飛獅舞、民歌傳唱、鑼鼓齊鳴、薪火相傳、秦聲秦韻為主題的5場展演活動。
“能有這樣的好機會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向全縣人民進行展示是莫大的榮幸。我一直面向社會對陶器愛好者進行傳承教學,今天我也帶來了很多學生的作品。有這么多的人喜歡泥塑我很欣慰,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把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下去。”富縣泥塑省級非遺傳承人王志剛說。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宣傳展示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成果,提高人民群眾的“非遺”保護意識,促進“非遺”和旅游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全力營造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氛圍。
近年來,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堅持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方針。目前,富縣已成功申報省級非遺項目7項,市級非遺項目14項,縣級非遺項目100項。該縣還不斷挖掘和保護鄜州傳統文化,打造獨具風格的“非遺”品牌,各類產品遠銷國外,深受群眾青睞,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熏畫藝術之鄉”等。(通訊員 楊雪)